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情 > 文史资料 > 正文
罗庄览胜
来源 : 区政府网管中心      发布时间:2017-10-20      点击:[ ]

黄山八景

黄山镇位于罗庄区东南部,罗(罗庄区)、郯(郯城县)、苍(苍山县)三县区交汇处,东临205国道,西至京沪高速8公里,北距临沂市区20公里,地理优越,交通便利。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湖光山色,山明水秀。黄山如黛、玉盘托峰、长桥连虹、文曲双耸等8处风光尤为秀丽,疑为仙境,被誉为“黄山八景”。

黄山如黛

黄山,位于黄山镇驻地,南北走向,山体西陡东斜,顶部南北近百米为长台状,系石灰岩,因表面为黄土覆盖,故名“黄山”。新中国成立前荒山秃岭,后进行绿化,多植松柏。《临沂县志》载:“黄柱山,又名黄山崮,山脉自抱犊崮东来,至寨山入县境,又东起此山,群山四围,中有清泉,泉水聚处名山井汪,深数丈,与崖壑松柏相映照,颇称胜地。”

黄山如黛是黄山镇主要景观之一,名列八景之首。

一抹斜阳,挂在了西方的天空,千丝万缕普照着苍茫大地。仰视黄山,漫山苍葱翠柏,云雾缭绕,如临大海之滨,但见云卷云舒,波起峰涌。远山如黛,泼墨般若隐若现,青松翠绿,微风和煦,偶尔苍黛变幻间露出的一抹粉红,朦朦胧胧。

黄山如黛,蜿蜒起伏,偶有断裂的黄褐色岩石,突兀裸露,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偶有风吹过,苍茫暮色中,鸟鸣清晰,倏而远逝,山峦中飘浮的云雾偶被隐藏,转瞬又跳跃出来,飘逸在黛色里。

玉盘托峰

峰山为黄山镇第二高山,坐落在峰山村,南临黄山,西邻涑河。

峰山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松树成阴,山壁陡峭。仰望峰山,只见嵯峨黛绿,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缥缈的几缕浮云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

据史料记载,峰山唐初建村,当时山下有一大圆形清水池,方圆4亩余,水质清冽甘甜,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像一巨大玉盘镶嵌在无边的绿色中,又像一个睡意朦胧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阳光下,峰山就像水洗过一样,青翠欲滴,历历在目,山下的清水池水天一色,碧波荡漾,清澈的河水如同一只大玉盘将峰山轻盈托起。山水相依,相映成趣,显得分外妖娆秀丽,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时过境迁,岁月更迭。现在清水池已不复存在,仅留下一汪水塘默默地躺在峰山脚下。一股细泉日夜不停,四季喷涌,“汩汩”地自峰山之腹流入水塘,让人感觉峰山像是在回馈着清水池过去的恩泽。

文曲双耸

文曲山地处黄山镇南一公里处,因一山二头,故有“文曲双耸”之称。

据史料记载,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文曲山山势陡峭,苍葱翠柏,植被遍布,景色优美,并非一山二头。60年代中期,周围的村民大量采石建房,尤其是80年代中期,山下建一水泥厂,石料厂也如雨后春笋,大量的无节制地开采,不仅破坏了山上的植被,山体也被破坏得遍体鳞伤,文曲山从中间被斧劈般断裂,形成了一山二头的样子。此时的文曲山,荒草萋萋,满目凄凉,山体的伤痕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苦痛。

如今的文曲山,绿色环绕,风景迷人,别有一番风韵。早晨,大山初醒,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在山腰,像仙女在轻轻起舞。傍晚,夕阳映照山峦,在暮色苍茫中,山顶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站在文曲山上,北望黄山,东观湿地,看四周无限风光,感悟历史的厚重,说不尽的惬意和感慨。

长桥连虹

黄山武河大桥建于1982年,桥长600米、宽15米,位于罗庄区黄山镇驻地南。罗庄是鲁南著名的建材城,黄山武河大桥紧连沂河大桥直通国道205,是建材运往郯城和苏北的必经之路,是黄山镇对外交通的主要枢纽。

武河大桥横跨国家级人工湿地——武河湿地公园,是武河湿地的标志性景观。

一条水泥观光路穿长桥桥洞崎岖南行。走在路上,观湿地垂柳依依,苇荡起伏,白鹭翩翩,红荷点点。或仰望桥洞拱起的筋骨,错落有致,气势恢弘;或登黄山之巅,远眺大桥像一条巨龙蜿蜒前行,消失在无尽的绿色中,长桥连虹的感觉油然而生。

涑河柳行

黄山镇是杞柳之乡。

杞柳,俗称白柳条,又称条子。黄山白柳条白润光亮,白中含亮,亮而映白,有柔、韧、坚的特点。该镇种杞柳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镇拥有杞柳种植面积0.5万亩,柳编专业村12个,柳编企业13家,其中年创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所产的杞柳工艺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

南涑河为涑河南流之故道,流经罗庄区黄山镇注入武河。“涝洼湿地可发芽,青枝绿叶不奢华”,涑河两岸是满眼绿色的杞柳,郁郁葱葱,拥拥挤挤。晨光里,涑河悠闲、宁静、祥和,两岸的杞柳一方方一片片沾满露珠,微风吹拂,绿色波浪此起彼伏,吹出沙沙的声响,像弹奏一曲委婉的春之圆舞曲。此时的杞柳像是正值豆蔻年华的乡间少女。柳叶的眉,柔软的腰,叶片上晶莹的露珠,就是杞柳清澈明亮的眼睛。

生态涑河,秀美柳行。走在涑河堤岸,一面感悟着河水的灵动,一面享受着柳行闪亮的绿色,犹如走进一幅绝妙的江南水乡画卷。

芦荡鸟鸣

黄山武河原名鹅堵河,因其河道狭窄,即使一只鹅游过也会阻流,故得此名。历史上,由于上游的陷泥河、南涑河尾水注入,每遇汛期,三河汇集,潮涨潮落,水花拍岸,便会导致水灾频发,给两岸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清朝康熙年间,进行治理后改称武河。武河湿地是国家级湿地公园,位于罗庄区黄山镇境内,总面积1099公顷,是国内最大的人工河流湿地,集湿地生态、湿地净化、湿地旅游三大功能为一体,是未来区域的“城市之肾”,是临沂水文化建设的又一亮点,更是一张新的城市名片。为了实现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出于保护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考虑,自2009年始,临沂市政府投入近2亿元,实施了人工湿地建设工程,建设所利用的全部是废弃的河道和河两岸的滩涂地。

湿地内现有各类苗木29种5225棵,水生植物106种64.69万株,菖蒲27.7万株,地被植物27种面积10万平方米,形成了“一个一个滞流塘,一片一片莲藕汪,五颜六色水植物,一望无际芦苇荡”的美丽景观。武河湿地公园内有中央公园、鸟类公园、湿地植物园、湿地探索园、湿地生产园、湿地休闲度假区和沂河休闲度假区各1处,各类建筑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栽植乔木3.87万棵,灌木5万平方米,水生植物33.37万平方米。

万亩芦荡成为鸟儿的天堂,在这里常年生活着灰鹳、白鹭、野鸭、水鸡等几十种鸟类,惬意地游弋,自由地飞翔,繁衍生息。走进湿地,但见飞鸟成群、野禽嬉戏,水面轻风、波光粼粼,杨柳新芽、野果飘香,鱼翔浅底、百花齐放,好一处令人心驰神往、充满诗情画意的地。

马王迷踪

马王墓坐落在美丽的沂河、武河湿地之间,黄山镇栗林村西,是一座闻名遐迩的汉墓遗址,墓长120米、宽100米、高15米,占地30余亩。马王墓南600米处就是著名的汉代马王城遗址,两段平行相距250米的残墙并列于此。墙基东起自沂河,西至一南北走向土路,现两墙已夷为平地。在武河两岸水中曾发掘出大量整齐的条石、砖石、房屋地基和大量的汉代绳纹陶片,亦毁尽,故马王城具体情况无法考证。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历尽岁月风雨,马王墓遗址犹在。来到武河大桥东岸西行,一条小道弯弯曲曲通向马王墓。站在高大的墓前,看墓身凄凄荒草,感受岁月更迭的痕迹,不仅神情凝重,心潮荡漾。

土龙盘亘

黄山镇谢官庄村西,一条南北走向长约4公里的丘陵,头枕峰山,脚落老屯村,形似长龙,土质殷红,植被茂盛,气势壮观,被当地人称为土龙。

相传,有一巨龙被玉帝贬到人间。巨龙来到谢官庄村西,见此处两面临山,两面临水,风光绮丽,是个风水宝地,就落脚于此。后来,一南方地理先生路经此地,一眼就发觉有一条巨龙横卧此地,便心生妒忌,想把巨龙赶到自己的家乡。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坏主意,欺骗老屯村的村民,说这座丘陵脚踏你村,对后人极为不利,应该趁早除去,又给村民一个除去丘陵的办法,让村民晚上在什么时辰,什么地方,用铁锨把它拦腰斩断,丘陵便没有了灵气。是时,一群村民手持铁锨根据地理先生的指点开挖起来。一直挖到天微亮,一条深沟挖开了,地理先生一看,还差一点,就问村民中谁属大龙,让这人顺着自己的指点再挖三锨,属大龙的按他的要求挖了三锨,第三锨刚收起,就见土里“汩汩”地冒出鲜血,一道红光冲天而去,吓得众村民落荒而逃。天亮后,几个大胆的村民前去观看,只见原本灰色的丘陵变成殷红的了,丘陵上的数千棵核桃树也枯萎了,那个地理先生也不知去向,此时村民们方知受骗了。据后人讲,此龙离开谢官庄村后到了南方某地落脚,这个地方先后出了很多大官贵人,而谢官庄附近村庄没有出过贵人,横亘的丘陵至今一到下雨天就流红水。

晨光中,远处的丘陵高低有致,起伏连绵,在缥缈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漫步丘陵,踏着晶莹的露珠,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到茫茫绿色中,点缀着的一簇簇一片片一丛丛的各色小花,让人心旷神怡。尤其是来到丘陵的几处断裂带,古木盘根错节,沟壑粗犷神奇,让人不仅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种岁月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杨振步撰文)

石门奇事

在临沂市罗庄区褚墩镇的西南部,成品字形坐落着翠柏森森的3座山头,统称兰山。山体为石质,表面覆盖着薄薄的砂土,杂草丛生,其间星星点点散落着不计其数的石块。“开了江风口,水漫兰山走,淹了四大哨,捎带二郎庙”(四大哨,指今兰陵县层山镇下辖的东哨、西哨、南哨、北哨四个村;二郎庙,兰陵县二庙乡下辖村,因元朝初年聚落西建有二郎庙)。在这首流传甚广的鲁南民谣中提及的“兰山”就是指其周围以山命名的几个村落(包括位于兰山西南方的兰山村、兰山前屯村、兰山中屯村和兰山后屯村,后三者通常合称兰山屯)。

整座兰山的最高海拔也不过140米,虽然较矮,但是与之有关的传说不少。在当地流传最广的则是关于石门的那些令人称奇的事儿。

石门位于3座山头中东北方位的那座山上,在其东南坡的半山腰。它的下面部分埋没在砂土中,显露在外的部分,是略呈扁担形的长石板,表面积大约12平方米,颜色近乳白色,表面相当平坦。仔细辨认,上面尚有很多种动物的蹄印和人的足迹,惟妙惟肖。据当地村民讲,多年以前,这些痕迹都非常清晰,只是后来由于风吹日晒和酸雨的侵蚀,才日渐模糊,至于它们形成的年代与过程,当地的老百姓也无从说起。这是石门的第一奇。

石门的第二奇是它倾斜姿势的成因。从山脚下仰望,石门顺着山势斜嵌在半山腰。它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

传说很久以前,山北的梁庄村居住着一位姓高的老汉,他有九个儿子和一个闺女,大家都叫他“高老九”。这一年腊月,一个云游四方的风水先生路过梁庄,适逢大雪,受了风寒,病势日渐严重,幸亏高老九收留和悉心照料才慢慢恢复。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在离开之前的那天晚上,先生斟酌再三,向高老九透露了一个秘密。他指着前面的山头说,在这座山的东南坡半山腰,隐藏着一个天生的石洞,里面有很多金银财宝,尤为神奇的是其中有两个金马驹子,每逢三五之夜月至中天的时候就会如同活的一般“咴咴”直叫,引得多种动物在洞口汇集。然而一般人难以知晓石洞的具体位置,即使知道了也难以进入。为什么呢?原来这洞口有一石门,不但沉重异常,并且开启时一定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先生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儿,环顾四周见没有人才压低声音继续说,哪三个条件呢?一是占天时,开启石门的时间必须是每年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子时;二是占地利,开启石门的人家必须居住在石门的上方即北方;三是占人和,必须有十个儿子的人家,十个儿子同心协力才可把石门掀开。高老九听得如醉如痴,心中的疑惑也解开了大半:无怪乎每年总有好几天,在夜半醒来时能听到多种动物的鸣叫,特别是有一种声音很像儿马的叫声,非常悦耳动听,原来是金马驹发出的啊!高老九心中还有很多谜团,想趁机请教,无奈先生已是面显难色,不好强求。风水先生接着又指明了石门的地面标志物,最后留下了“切记莫忘”四个字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再说高老九,他本是一个淳朴憨厚的庄户人,风水先生的话只是当故事听了,并没有要到石洞中取些财物的念头,所以也就没向儿子们说起。可是没想到隔墙有耳,他们的谈话内容被当时躺在隔壁的二儿子原原本本地听在耳中记在心里。有道是“清酒红人面、黄金动道心”,老九的二儿子平时虽然很本分,但今天听到这等好事也按捺不住满心的欢喜,于是瞒着老父亲连夜召集了其他八个兄弟,把听到的话和盘托出,怂恿兄弟们发这一笔外财。大家商量来商量去,争论了很久,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第二年春分日的晚上开挖洞口。然而最小的弟弟提出顾虑说,人家要求是十个兄弟,我们不是才九个吗?一席话就像给大家当头泼了凉水,众兄弟你看我我看你没了主意。最后还是老二想了个办法说,兄弟们人数不够可以请姐夫凑合呀,不是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嘛,只要是儿,哪管整个半个呢!大家一听有理,好,就这么办。

长话短说,到了春分那一天,众兄弟聚齐了,又请来了姐夫,大家在里屋席地而坐谋划着开挖宝贝的事。高老九虽不赞成,无奈儿大不由爷,当不得家做不了主,只好由着儿子们折腾。众兄弟们说来说去,都觉得其中一条最重要,那就是在掀开石门的时候绝对不能喊“姐夫”而要喊“大哥”。

子时刚到,早已围坐在半山腰的兄弟们便一起动手,在先生指定的地点挖了起来。掘地三尺之后,石门露出了大半,此时月亮升到了中天,把周围照得亮堂堂的。掀开石门的时刻到了,众兄弟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各就各位,随着姐夫的一声吆喝“一二起”,石门被掀开了一条缝,隐隐约约有珠光宝气透了出来。众人兴奋极了,再接再厉又掀了两次。洞缝大了不少,连里面诱人的金马驹子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众人更加兴奋起来。然而是人大概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得意忘形,兴奋得太厉害了,就会忘了禁忌。当大家再一次掀石门的时候,老二给大家鼓劲:“诸位弟弟加把劲,大哥和姐夫也加把劲!”话音刚落,正在动着的石门戛然而止,山土回落,把掀出的缝隙填得严严实实。等大家回过神来已经晚了,石门像扎了根一般纹丝不动,即使众兄弟们使出吃奶的劲也莫想再移动分毫。直到今天,石门仍保持着当年的样子,好像在诉说着这段传奇。

关于石门,还有一些轶闻趣事。其中之一是向附近的穷苦村民出借白瓷碟子和白瓷碗的事儿。在过去,贫困人家家里如果有了喜丧事儿,就要自己张罗很多碟子和碗,这些家什往往不易操持齐全。这个时候,一家之主就可以在头天晚上备好香,在石门前虔诚地进献,跪拜,说明缘由和要借的数目。第二天一早再去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的白瓷碗碟,不多不少正好够用。这可以算作石门的第三奇。

另外,众所周知的事儿还有一件,可作为石门的第四奇,那就是石门会发光,并且距离越远亮度越高。站在石门旁边观看,它好像一块普普通通的大石板,并无特别之处。然而随着距离的增加,石门会变得越来越亮,直至光明如镜。传闻在很久以前,郯城县庙山镇山南头村(该村位于兰山东偏南方,和兰山隔河相望,直线距离约7千米),有个姓刘的大财主,他的家里有一口很大的清水缸,石门发出的光恰恰照在其中,即使是白天也亮如明月。据说,石门发光的现象,老辈人亲眼目睹的不在少数。只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整座山上漫山遍野栽种了柏树,如今粗的已有碗口大小,大概是浓密的树木挡住了光线,使得年轻一代失去了看到石门发光的机会。

石门的传说并没有到此为止,不断有好事者慕名前来,或因觊觎传说中的宝物妄图大发横财,或想圈之为景点坐收渔利,或欲借其灵气消灾免难……然而无论是谁损坏石门,都会遭遇不测。传闻几年前一莽汉扬言欲炸掉石门逞其英豪,一夜之间竟双目失明,从此无人再敢有非分之想。此可为石门之五奇也。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千百年来,石门承受着日月精华,吸纳着天地灵气,在岁月的长河里孕育出一个又一个令人遐思无限的故事和传说。于是山因石而愈加闻名,石因山而愈显灵秀。美哉,兰山;奇哉,石门!

(孙全成撰文)

二郎神挑山

在黄山镇驻地的西面,有一座俊秀的山峰——黄山。山上松柏郁郁葱葱,劲拔挺直。知名的、不知名的野花这儿一簇、那儿一团映衬在野草中,微风吹来,野花野草随风摆动,蛮有点儿摇曳多姿的风韵。站在山脚往上看,黄山更像一名温柔的女子,身穿绿色蝙蝠衫,下搭绿底多色碎花裙,在那儿静静地立着,眺望远方……从山下的公路经过,偶尔会看见羊群在山坡吃草,羊群在头羊的带领下,时而咀嚼前行、时而停驻远眺,不时喝着山风“咩——咩——”歌唱,那声音绵长、悠远,从山的这一边传到山的那一边……

在黄山的山顶,有一片被叫做“晾兵台”的开阔地方。听村上老人说,当年日本鬼子在此处驻扎的时候,炮楼就建在晾兵台上,在黄山山峰的南面和北面,各有一座炮楼,瞭望远方。在这晾兵台旁边,有一块巨的石头,石头上面有长约1米,宽约0.5米类似人脚印的大坑。距黄山山峰约500米以外的九顶菊花山顶上也有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上面也有这样长约1米,宽约0.5米类似人脚印的大坑。关于这大脚印的来源,里面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玉皇大帝命二郎神在山东境地垒一座山峰用来祭祀,就是现在的泰山。二郎神用麻秆担了很多趟。这最后一趟,二郎神用一根麻秆,一头挑着一座大山往泰山赶去,途径黄山的时候,二郎神感到有些累了,低头一看,恰巧看见黄山和九顶菊花山山顶有凸出的两块大石头,两只脚踩在上面刚好休息。二郎神就脚踩祥云,下来站在石头上休息一会。由于麻秆两头的山比较重,二郎神的脚印就印在了这两块大石头上。阵阵清风吹来,二郎神感到无比惬意。休息了一会,刚要走,忽听脚下有人喊道:“俺的亲娘哟,这个人怎么用这么细的麻秆担山的,这麻秆不断吗?”只听见“啪嗒”一声,麻秆断了,山峰散落在黄山各处。二郎神“哎——”地一声,叹了一口气,摇摇头,说声“天意”,就驾着祥云向玉帝领罪去了。麻秆两头的山峰洒落在黄山各处,遂形成了黄山现在西高东低的地形地貌。

多少年过去了,黄山山峰和九顶菊花山山峰二郎神担山留脚印的故事,传了一辈又一辈……在食物缺乏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调皮的男孩会上山地里偷几块红薯,捡一些柴禾,便在二郎神留下的脚印里烤红薯。一边吃,一边讲二郎神挑山的故事;更有较真的男孩,在吃完红薯后,会在黄山和九顶菊花山之间穿梭比较,看看到底是二郎神的左脚大还是右脚大?有时候会为了这一个问题往返黄山山顶和九顶菊花山山顶好几趟。玩累了,躺在山坡上大口大口喘气,仰望蓝蓝的天空,搜寻二郎神的身影……有时候玩得忘了回家,娘的喊声就会随着山风飘来,小伙伴们就会在嘻嘻闹闹中告别回家;明天又会在黄山顶上聚集,接着争论二郎神左脚大还是右脚大的问题……

现在,这两个大脚印已经被破坏了,去黄山的山顶已不能再看见这巨大的石头,九顶菊花山上面也不见了菊花。我五岁的儿子只有在妈妈双手的比划中去理解二郎神脚印的大小,尽管他会问我:“妈妈,二郎神是谁?玉皇大帝是谁?他们两人谁最厉害?”在絮絮叨叨的对话中,母亲给儿子留下的是黄山动人的传说……

(陈明娟撰文)

记忆中的二龙山

二龙山在罗庄街道驻地东南3公里处,二龙山也叫双龙山,山高166米,呈南北走向。

山的东边坡度不大,整个山坡都种满了槐树。每到农历四五月份的时候,山上的槐树开花了,树枝上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白色的洋槐花,漂亮极了,就连空气中也充满了槐花的香味。山的北面和西面山势很陡,在攀登时很吃力,每走一步,都要紧紧地抓住松树结实的身躯,借树发力,才能攀登上山顶。如果脚下稍不留神,一松手就会滚下山去。山势虽然很陡,但整个北面都是郁郁葱葱的松树,从远处看深山,远山如黛,只能看见苍翠的松树,看不到他的真实面目。在夏天爬山时,你会闻到一股浓重的松香的清香味,让你感到神清气爽。要是在秋天,山坡上到处都撒满了黝黑的松子。你会看到黄雀、斑鸠、花喜鹊、八哥、白头翁等各种鸟儿,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鸟儿在树林中穿行,或者围在你的身边飞行,似乎是在逗你玩。有的落在你的肩上,似乎是在向你打招呼;有的落在你的脚下,好像是在做的导游,指引着你爬山的路径;甚至有的鸟儿飞得很慢、很低,和你并行。这时候鸟儿就成了你的好朋友,和你没有了距离。

在一块岩石上,一只鸟儿在树下啄食着松子,时不时地抬起头呼唤着自己的同伴,前来和自己共享丰盛的午餐。有的在树上鸣叫着,并扇动着多彩的翅膀,晃动着长在头顶上的一撮漂亮的、长长的羽毛,故意炫耀自己漂亮的外表,以期引起异性伙伴的注意,得到雌性鸟儿的青睐。

山顶很平坦,中间稍高些,好像是一条突出的鱼脊梁。远远看去,就像一条横卧在绿色海洋中的大鱼。东西约有150多米,南北长有近2里路长。山顶总体南高北低。中间却凸出出来,高于两边两米多。站在这里,极目远望,周围的景色,远处的村庄、田野尽收眼底。在山顶凸起的地方,有一座用石块垒起的石屋,在山的四周,沿着山顶筑有高高的石墙,当地人叫石围子。据说那是隋朝末年,殷雷、殷电兄弟俩占领二龙山时建立的营寨,山顶的那座石屋就是殷雷、殷电的指挥部。殷雷、殷电帮助秦王李世民打败了隋朝王牌军王杨林的军队,攻克了沂州。为建立大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也成为了开国元勋,封王成臣。也有的说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沂河支队在这里为了抗击日军垒起来的围墙。考据无从查找,但从山顶上、山坡上的石缝中可以找到长满红锈的、大小不一的弹壳。从这些遗留下来的弹壳中,可以寻找到当年战争的足迹,足以说明这里曾是战场。这些山围子和山顶的石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被毁坏,但那真实的石屋和山围子却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山的南面,山势很陡峭,就像刀削一般。但整座山的南面,没有一块石头,从山底到山顶都是黄土,中间被一道“岩子”(即岩石)隔开,远远望去,犹如两条黄色的巨龙腾空而起,飞上了山顶。这里的人们把这两条被岩子隔开的黄土称为“土龙”,二龙山便由此而得名。让人疑惑的是,整座山的三面都是青色的岩石,而唯独南面是黄土,留给人们许多传奇故事。

据说,原来在山的南面也是清一色的岩石,后来有两条龙从空中落在了山脚下,山下的岩石变成了金色的黄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条龙爬到了山腰,后来慢慢地爬上了山顶,身后留下的是金子一般的黄土。人们纷纷猜测,这里来了两条龙,把山上的岩石吃了,吐出了黄金,如果土龙把整座山都吃了,这里的人会有人当上大官。然而就在土龙刚爬到山顶的时候,有两个走到这里逃荒要饭的“南毛子”(南方人),看见了山上有两条土龙,认为这是吉祥物,谁能得到谁就会升官发财,官运亨通。于是,这两人趁着月色爬上山来,把刚爬到山顶的土龙的四只眼睛给挖走了,准备把土龙带回自己的家乡,让自己的后人升官发财。后来人们发现土龙的眼睛不见了,两个“南毛子”也不见了,都痛恨不已。直到今天,人们一提到“南毛子”,都恨恨地说道:“刁毛,刁毛。”

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有一支队伍来到了这里,在山的东、西、北三面的半山腰处开凿了3个石洞。洞高有七八米,宽有四五米之多,每个山洞的洞口都被茂密的树木遮挡,如果不走到近前,都不会发现洞口在哪里。这三个洞口相通,从一个洞口进去,可以从另外两个洞口出来。这里是避暑的好地方,一走进山洞,就会感觉到凉风嗖嗖,眨眼功夫不但身上的汗水无影无踪,还会被洞内的凉风吹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小时候,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手拿用胶车内带做成的“火把”,浩浩荡荡地钻进了山洞内,等到从另一个洞口出来的时候,每一个人的脸上、鼻子上都被胶车内带燃烧后冒出的烟雾给熏黑了,一个个成了关公大花脸。记忆犹新,但小时候快乐的时光再也回不来了。

在二龙山的东面,有一座小松山,山上很平滑,足足有五六个足球场大。山上都是野生的洋槐树和松树,树荫蔽日。这里自然也就成了鸟儿的天堂。在松林深处,有一座石碑。小时候我曾经多次见到过这石碑,依稀记得石碑上还刻有碑文。据说,这里原先有一座院子,《水浒传》的孙二娘曾经在这里开过店。

在小松山的东北面,有一条很奇特的山沟,沟里的山石被山洪冲刷成了各种形状,像狼群,有的蜷坐着,有的卧着,所以人们把这条沟叫做“狼窝沟”。在这条沟的边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块,中间被雨水冲出了一个洞,洞边上有被绳索摩擦过的痕迹。传说这是焦赞训练后拴马的地方,人们把这块石头叫做“拴马石”。

后来,二龙山被采石破坏掉了,被称为“避暑的天堂”的山洞也不复存在。山上的松树、洋槐树也被砍光了,留下的只有众多美丽的传说和美好的回忆。

(连德梓撰文)

雹泉庙与观音庵

雹泉庙、观音庵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黄山镇菊花屯社区(原郯城县黄山镇丁屯村),北面与册山镇接壤。相传是唐朝末年修建的,现存部分重修庙宇的碑刻,以清代为主,明代的少一些。

这里是沂蒙之余脉,马陵之余踪。纳两山之灵气,受沂武之兜承。北有庆云二龙作为依靠,南有文曲文昌二山相迎。峰黄二山在此点缀,生旺之水交汇其中。历代风水大师都称雹泉庙、观音庵一带为风水宝地。

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出过秀才,也出过高僧。正如前人所记述的:波明、远镇禅师在这里说书讲经,僧众的木鱼声传出庙外,笙管笛箫响到空中。庙前后长满苍松翠柏,庙右边流水有声。夏天里绿树成荫,春天里花香鸟鸣。远近的知名人士来此听道,每来一次都觉得受益无穷。庙前二百米有戏楼一座,高两米方三丈条石铺平,上面飞檐高跷,从下到上青砖垒成。远近戏班来此献艺,比唱腔比功夫各献其能。四方乡邻来此听戏,人山人海声音沸腾。

前庙名曰:雹泉庙,顺着沟底十三道台阶而上,是古庙的大门。两座旗杆红漆染就,矗立在东西两边,上面有锡帽子,遮雨挡风。进了庙门,为穿堂式大殿。东首面向西,塑有王灵官神像,手持钢鞭。西首面向东,为执帚神。门上写有对联:王灵官巡查世界,执帚神镇守山门。

穿过灵官殿向里,便是玄帝殿,有三间殿堂,中间是玄天大帝神像,左右配有桃花女、周公,一个会写,一个会算的神。经过玄帝殿向后走,便是一院,即雹泉殿。火池(香炉)内长年烟雾缭绕。善男信女焚香烧纸叩拜诸神,求平安,求保佑,求五谷丰登。院墙都是青砖碧瓦,两侧对称,高矮适中,中间通道直通大殿,两厢奇花异草,郁郁葱葱。右边厢房内宾朋满座,茶壶内热气腾腾。殿内主神本是汉朝谋士,姓李,名左车,被封为神灵,称他为雹泉老爷,戴道帽,拿拂尘,兴云布雨,形象吓人。两面山墙上,有雨公风婆、闪电娘子、霹雳将军等神像。据说这些神掌握着人间旱涝,直接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后庙名曰观音庵。主持僧人原为尼姑,后因僧尼之间常有矛盾,经协调尼姑迁往李庄一处庙堂,自此后庙便由僧人主持。据大清光绪元年李公德捐地碑文记载,本村善人李公德施田九十一亩,四至分明,为香火之资,耆旧传闻。殿堂整齐壮观,楼台亭阁极其雄伟壮丽,两侧的石柱上红石雕成,中间匾上写着:南海大士。石柱上有对联:占断西湖六月景,带来南海一枝春。观音菩萨座莲台,慈眉善面,净水瓶杨柳枝托在手中,供桌上果品常年不断,火池(香炉)内烧高香,长年里烟雾缭绕。西边便是奶奶殿,供奉着碧霞元君,是人们求子得福或祝福长寿的地方。

如今,庙宇已经破败,被夷为平地,仅留下几块残碑。但是由此而兴起的的四月八古庙会,却从未间断,带给人们许多美好的回忆。

(张秀永张永吉撰文)

黄山镇柳编工艺

常言说:“世界柳编看中国,中国柳编看山东,山东柳编看鲁南,鲁南柳编看黄山”。

柳编是黄山镇传统的手工艺制品,黄山镇素有“中国杞柳之乡”的美誉。在这里,勤劳善良的农民有着种植、加工杞柳的习俗。据黄山镇柳行村村民相传,他们种柳、编柳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传统柳编制品主要包括簸箕、针线筐、条箱等,是千百年来我们农家人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其柳编技艺精湛,特别是“经编”、“立编”、“拧编”技法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因采用无污染、纯天然的原料编织,因而具有朴素、大方、雅致的自然韵味,是集欣赏、实用于一体的绿色环保居家用品。

黄山镇杞柳柳条具有柔、韧、坚的特点,白润光亮,白中含亮,亮而映白。自1972年起,黄山镇的柳编艺人在传统柳编技法的基础上通过开发研究、大胆创制,研制出更多造型各异功能更优的杞柳新产品,有的同年就打入了国际市场并畅销不衰。1988年,根据市场需求,又对柳编制品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创新,使得柳制品工艺更精湛、样式更新颖,造型更优美,色调更和谐。美观大方的黄山柳编工艺品进一步具备了实用性、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在国际市场独树一帜,深受客商青睐。

柳编工艺品制作过程大体分为选料、上色、浸泡、编织制作、熏蒸、晾晒、刷漆等七个环节,全部保持最原始纯手工制作。

(一)选料。选用柳条,以伏天柳为最佳,这时的柳条较为成熟、剥皮容易、颜色白、直径大约为1-5毫米,长度60厘米。

(二)上色。根据设计要求,将需要的各种颜色涂在用料面上,并晒干。

(三)浸泡。将涂有颜色的用料,放入水中。粗柳条要浸泡20分钟,细柳条浸泡10分钟。浸泡的目的是为了使其变软,易于弯曲,平加其强度,方便编织制作。

(四)编织制作。按照一定的形状和规格进行编织。工具有铁签、果枝剪、尺子等。

(五)熏蒸。编制出的成品,要用洗衣粉进行搓洗。目的:一是为了清洁;二是增加湿度。然后将成品放入熏室内,把放在容器内的硫磺点燃熏蒸两小时,熏蒸时必须将熏蒸室门窗封闭。

(六)晾晒。熏蒸后的成品要及时进行晾晒,熏蒸和晾晒都是为了防止产品变形和发霉。

(七)刷漆。晒干后,刷上清漆使其经久耐用、不易掉色、增加亮度、美观好看。

柳条产品的主要品种可分为内销和外销两大种类。

我国广大农村使用的内销产品历来依靠柳编、条编制作。入冬以后,农村编筐编篓的副业便开始了,他们常常以地窖作为工作场所,既温暖,又可保持条编材料一定的湿度。利用冬闲,工作一季,其主要产品均为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家日常生活的各种器皿工具。

生产工具类的主要柳编产品有:箩筐、簸箕、水斗、笆斗、大车拦箔、小车偏篓、粪箕、粮囤仓围、柳条帽等等。

生活用品类的主要柳编产品有: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尤其是日用品类,编制工艺比较细致考究。选择细滑而韧性强的枝条(桑条较佳),泡制加工成洁白如玉的细柔条料,编制时勒编紧密,条缕均匀。如妇女用的针线笸箩、花篮等物,有时用染过色的破篾或高粱皮缠边,织出十字形或口字形几何花纹,十分美观。即使食篮、筐等粗料,有时用带皮青柳条与剥皮白条相穿插,编成立体纹样,也很美观。

外销出口类的柳编产品是经历了从粗到细、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的转变,这主要是民间艺人根据国外生活方式和环境布置的需要,不断创新的结果。由于技术附加值和艺术附加值的升高,这类产品在整个产业中尤显重要。

出口产品种类有提篮、果盘、洗衣篓、婴儿篮、洗菜筐、吊花篮、狗窝等,工艺品采取编制、喷漆、烘干包装一条线生产。黄山柳编工艺品以其质优量高,款式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而闻名,在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系列产品已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及韩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信工艺品有限公司、沂河宠物用品有限公司、山国工艺品有限公司、佳源工艺品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先后通过技术质量达标验收,能生产柳编系列工艺品20大系列1800多个品种,产品大气、典雅、美观、古朴,有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视觉效果。

黄山镇柳编产业已经形成规模,杞柳工艺品远销世界各地。柳编企业以订单加工为主,按照外商订货单指定的花色、品种和数量,将任务分解到各柳编加工户加工,然后由企业负责将产品回收进行再加工、整理,最后交货。

主要产业公司有:

临沂华跃工艺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黄山镇柳行村南,建于2008年7月份,占地面积3863平方米。该公司主要生产草柳木制品,产品主要销往深圳、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临沂佳源工艺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黄山镇柳行村南,2008年3月份注册成立,该公司从事柳编产品的生产加工与出口已有十多年经验。主要生产以草柳、木绳为原材料的手工编织品,产品有花篮(盆);储物篮;洗衣篮(篓);野餐篮;园艺篮;宠物篮及柳木结合的家具等。

临沂金狮工艺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黄山镇山崖村东部,产品远销美国、法国、日本、等欧美国家。公司现在的硬件建设已达到国际水平,已经通过“出境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注册登记。

临沂瑞嘉工艺品有限公司:公司位于黄山镇驻地,主要生产草柳木制品。产品主要销往青岛、深圳、港澳、欧美等地区和国家,现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

临沂山国工艺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黄山镇柳行村南,2002年8月15日注册成立,主要经营草柳木竹制品。

中信工艺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黄山镇驻地,成立于1992年,占地2万平方米。公司连续通过了世界著名企业:沃尔玛、利丰、COSTCO等跨国公司的验厂并与这些公司的中间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主要生产柳编、木柳、草编、苇编、木器制品等十多个系列,上千余种工艺产品,远销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临沂沂河宠物用品有限公司:公司位于黄山镇驻地,建于1999年4月,公司前身为郯城黄山工艺厂,做草柳编工艺品出口或内销。公司创始人颜廷才是位技艺精湛老编织工人,有着40多年的编织和创新史,现公司的宠物用品有:草、柳、绵、木四大类型,有狗窝、猫窝、猫架、运输篮、沙发5大款式。样品有2000多个款式,现在“沂河宠物”的品牌已被欧洲用户所公认,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俄罗斯与公司有5年之久的供求史,现在产品也已打入美国和日本市场。

近年来,黄山镇把发展外向型农业特别是杞柳产业作为振兴全镇农村经济和富民强农的战略重点来抓。为做大做强柳编产业,镇政府立足自身实际,科学编制杞柳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成立了柳编协会,还积极鼓励农民种植杞柳,引导柳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目前,全镇已拥有柳编购销龙头企业19家,自营出口权企业已达到11家,新增杞柳种植面积2000亩,优质杞柳生产基地1万余亩,从事柳编业户5600余户,从业人员达2.3万多人,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香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近亿元,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杞柳产业已成为全镇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仅此一项全镇柳农每年人均可增收6000多元。

(傅媛撰文)

加工制造专业村—木柞

木柞在黄山镇东北部,分为4个行政村,现已连接成一个自然村。

该村东傍沂河,历来手工业发达。据有人考证,“木柞”本应写成“木作”,村名因村民多从事木业加工而得之。除了木工业,其他手工业也很多。有顺口溜为证:木一粉条白又亮,木二麻花阵阵香,木三白铁加工忙,木四打铁叮当响。

村民历来商业意识强,且喜欢学习动脑筋,接受新鲜事物,更喜欢钻研动手制作一些能赚钱的用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还没有实行改革开放时,木作四村便制造了大量的地排车、自行车轮上用的油封,骑着车子卖遍全国各地。改革开放后,他们更是如鱼得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时间电表盒子厂、包扣厂、电器制造厂、床垫加工、铁链加工厂、晾衣架厂、架子床厂、新式家具厂等,如雨后春笋,遍布全村,达百家之多。

现在木柞制造的电表盒子和包扣占据了临沂西郊批发市场的半壁江山。木柞成了名副其实的制造专业村。

(杜金标撰文)

杜家大席子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郯城境内的集市上提起大席子没有不知道黄山公社安头村的“杜家大席子”的。杜家指的就是我们一家人。我家住在安头村老银杏树下,所以又叫“银杏树下大席子”。当时我的爷爷、奶奶、伯伯、伯母、叔叔、婶子、姑姑,包括我的父亲、母亲,全家都会编席子。那时我们附近就只有李庄、尚庄、册山3个大集,每个集上只有我们家的席子最多,品种最全,质量最好,而且我们一家卖席子服务态度又好,所以成了当地的名牌。当时传说谁家铺了“杜家大席子”家庭就会像杜家一样本分,一样兴旺。

我家编织的席子从用料上可分为芦苇席、秫秸席、梃子席、竹席、蒲席,草席;从大小可分为大床席、小床席、窝窝席、竹床席、小凉席;从用途上分可分为床上铺的席子、做门帘用的席子、晒东西用的席子、搭棚用的席子、做粮围用的围席、做围墙用的圈席等。

从我8岁起,我爸爸已经独立门户,带领我们这个11口人的“小家”(那时我姊妹兄弟共9个)织席子了。尤其到下午放了学,我们都坐在一张或几张席子上编织着“杜家大席子”。路过的人都会为我们竖起大拇指,不停地称赞:“这家人真勤快!”“孩子们真听话!”“真是过日子人家!”听到这些,我们全家大人小孩都会有发自内心的那种幸福感,就越会好好编席子。

回忆与编席子有关的事情会更有意义。从备料说起吧。当时我算是父亲眼中比较伶俐的一个孩子,每次赶集买料父亲都是带我去看车。最好的待遇就是去时我可以不走路,父亲用小推车推着我;看车时父亲会买好萝卜丸子让我吃着解闷;回来的时候可就没有那么舒服了,我要帮父亲一路拉车。要想保持拉绳始终是绷紧的可不容易,因为父亲走路很快,我只有一路小跑。每次拉车时都会下决心不再来下次,可每当父亲赶集时我还是经不住那“坐大车”和“萝卜丸子”的诱惑。

买回来的秫秸或芦苇都要经过分类、截根、去叶、花分、浸泡、研压、平节、去瓤等程序才能使用。

分类这项工作由父亲来承担,主要是为了把质量差不多、长度差不多的料子放到一起,便于加工。而截根、去叶,便是由我们姊妹兄弟几个轮流来干。

花分是根据材料的粗细将其分成几部分,这个工作只有我二哥做得最好,一般由他来承包。

浸泡是把材料绑好,中间插一根木杆,直接插入河泥里,将材料固定在水中,大约泡10个小时左右才能使用。

研压的过程算是材料处理中的一道风景线。将浸泡好的芦苇或者秫秸平放在地上,将没有槽的平滑的碌碡,用“工”字型的碌碡锅子将碌碡来回的推拉,大约需要200个来回才能将其内瓤压软,这样有利于下一步去瓤。父亲每次做的时候看似非常轻松,那“吱吱喓喓”的声音就像循环演奏优美的乐曲。可要是到了我手,就会很费劲,优美的动作会被破坏,动听的曲子也会变得非常难听。

平节是用长长的刀子将材料节骨处的刺打滑,以便使用。去瓤同样也是用这样的刀子将其内瓤刮掉。最后剩下的就叫篾子。这样芦苇篾子、秫秸篾子就加工成了。

席子编完后要将周围的材料剪齐,反方向折回。按规律逐一插入篾子缝里,这一步叫做签边,也叫沿边。签边后要将席子周围用硬布来回摩擦,使其变得光滑而不扎手。这样,一领席子就加工好了。不过要拿到集市上卖还需要有个好的成色,那就需要用硫磺熏,使其漂白。我们姊妹兄弟几个最怕的就是这件事,因为每次熏席都要用我们的被子盖着。晚上睡觉时都会被盖过硫磺的被子熏得大半夜喘不过气来,别提多难受了。

想起编席子,就会想起好多有关父亲的故事。父亲是个急性子,每天干活从没有单独停下来吃过饭,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我父亲吃饭都是把煎饼挤在腋下,方便时才吃上一口。他的歌唱得很好听,每当大家困了的时候,他就会给我们唱歌、讲故事,想着法子吸引我们别睡觉多干活。有时还会给我们变几个小魔术,我现在还能记得他教过的好多魔术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家现在已经不再生产席子了,只剩下有关“杜家大席子”的美好回忆了。

(杜振方撰文)

双月湖纪事

《临沂县志?湖泉》载:“泥沱湖,城西南18里,周10余里。中有圆洲,水环如镜”。这里的泥沱湖,就是今天风光秀丽的双月湖。

原来的湖面很大,西临湖西崖,南至湖南崖,北依大、小白衣庄,东靠八块石,是临沂县境内最大的天然湖。当地人口口相传,很久以前一只巨大的金盆从天而降,在临沂城南的旷野上砸出一个大坑,淤泥流入,雨水积存,逐渐形成一个方圆十里的大湖泊。从这个古老的传说中我们不难看出,双月湖可能就是陨石雨造访后的遗迹。

双月湖的水面开阔,景色优美。清风徐徐,波光粼粼,锦鳞游泳,鸥鹭翔集,水天一色,渔歌互答。泛舟湖上,杨柳依依,荷香四溢。最美是那三五之夜,明月初升,水平如镜,天上月色皎洁如雪,水中月色清澈如银,天上之月和水中之月相映成趣,美轮美奂,远看恰似一湖共生,让人疑为仙境,被誉为“泥沱月色”或“湖生双月”,为著名的“琅琊八大景”之一。明代河南人舒祥流连忘返,留下了“夜半银蟾印碧流,澄澄波底一轮秋。分明水府开金镜,仿佛天河浸斗牛。宿雁不惊矶上客,潜鱼还避渚边鸥。渔郎隔岸相互语,尽是芦花暗钓舟”的千古佳句。

双月湖水质清澈,物产丰富。芦荻摇曳,荷菱飘香,群鸟戏水,鱼跃击浪。湖中所产鲤鱼肉嫩、刺软、味鲜,名扬沂州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畔人家忙时耕作,闲时捕捞。遇上灾荒年景,人们到湖中采收莲蓬、荸荠,充饥度日。

双月湖既有恬净、温柔的一面,又有凶悍、暴虐的一面。一旦遇到灾荒年景,淫雨霏霏,湖面暴涨,湖水如脱缰的野马,肆虐无羁,吞没庄稼,冲塌房屋,一夜之间便把双月湖一带变成水乡泽国。沿湖人家只得携家带口,行乞他乡。

《续修临沂县志?实业篇》中记载:“民国三年,八块石村民王中庸等提议开沟,地方人多难之者,事遂未果。延至六年,其议始行。按地出夫,开沟凿石,由湖底迤西北输入鱼梁沟,流入涑水,百余顷之洼田水害遂除”。自此双月湖有了第一条外排沟,水患得以缓解。但随着水域变小,风光不再,“泥沱月色”逐渐成了一个遥远的传说。王老先生的振臂一呼,功也过也?此事在当时就存有异议;100年后的我们,仍难以给出恰当的定论,还是继续留给后人评说吧!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我出生在双月湖畔,从此命运把我和双月湖紧紧拴在了一起。童年的记忆如同一杯咖啡,浓浓的苦涩中却又透出缕缕淡淡的馨香,让人始终难以释怀。许多美好的片断里总少不了双月湖那粼粼的波光。

儿时记忆中的双月湖虽然已成季节湖,仍能让人领略到它的浩瀚和博大。“豆子开花,捞鱼摸虾”,一场瓢泼大雨过后,村子里各家各户的雨水便争先恐后地涌向大街小巷,涓涓细流汇成湍湍激流,顺势而下,迫不及待地投入双月湖的怀抱。一夜之间,双月湖仿佛个头长了许多,胆子也大了许多。湖水一拨一拨地爬上岸来,漫过了豆秧,漫过了田埂,漫过了村头小巷,大模大样地进了村子。人们被这不速之客吓坏了,赶紧吆喝起全家老少,一齐上阵,心急火燎地弄来泥沙加固房基、抬高门槛,将湖水拒之门外;锅碗瓢盆一起上,三下五除二,将进了门的水“请”出门去。湖水乘兴而来,受此冷遇,怎肯善罢甘休?便在门前打着旋儿,在街头溜着圈儿,寻找着下手的机会。就这样双方沤上大半天,湖水只好悻悻而去,把带来的礼物随意丢弃了一路——过道里,猪圈里,路沟里,地瓜地里……凡是湖水退去的地方,人们都能不费力气地捡拾到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

几场大雨过后,双月湖安静了下来,宽阔的湖面平静得如同一面镜子。湖水清澈见底,成群的鱼虾在丰茂的水草间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追逐嬉戏。白鹭、野鸭、灰鹳、天鹅以及许许多多叫不上名字的鸟儿,不知从何方齐聚到这里,仿佛一场别开生面的盛会。有的引吭高歌,有的窃窃私语,还有的藏在浓密的苇荻间,忙忙碌碌,卿卿我我,营造自己的爱巢……鸟儿们在这自由的天堂,尽情挥霍着本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此时的双月湖是一年中最热闹的季节。晶莹碧透的湖水在青石板上潺潺流过,碎玉般的浪花中,成群的鱼儿正奋力地溯源而上。赶湖西崖三八大集的人们三三两两,推车的,挑担的,挎篮的,背袋的,领着孩子的,牵着骡马的,都光着脚板趟水而行。几辆小车“呼呼啦啦”过后,浅水里竟漂起一层被碾死的小鱼。

荸荠齐整整露出水面,活像一片片绿油油的葱秧子。鼓着眼睛的蜻蜓、身材苗条的豆娘忽闪着翅子轻轻盈盈地停在叶梢小憩,有的成双成对,有的茕茕孑立。几个光着屁股的娃儿,“嘁嘁喳喳”飞跑过来,扔下手中剜草的篮子,争先恐后地“扑通”一声钻到浅水里,惬意地仰起脑瓜,两条小腿“扑扑腾腾”,溅起的水花引来一茬茬寻偶的蜻蜓豆娘。几个孩子哈着腰,摸到荸荠苗的根部,屏息凝气,抠吃半天,两手捏住嫩苗,轻轻用力,连根拔起,蒜头大的荸荠便被带出水面。掬一捧湖水,搓掉上面的泥巴,“嘎吱嘎吱”大口地嚼着,甜得让人掉牙,一会功夫便混了个肚儿半圆。荸荠吃腻了,水上竞技开演了。仨一伙,俩一头,把骨碌,比憋气,打水仗,欢声笑语响彻云霄。不知不觉,太阳早就偏了西,忽然想起还有拔猪草的任务呢!误了,回家是要打屁股的哟,这才一个个恋恋不舍地从水里爬上来,慌不迭地去找各自的篮子……

湖面上捕鱼的人多了起来。有的用废旧的汽车内胎改制成简易的气垫船,仰躺在里面,手里拿俩棒槌时不时“嘣嘣嘣”地敲打几下,嘴里念念有词,把鱼儿往布好罗网的水域撵;有的用几张破门板加上几段木头,扎成木筏子,撑起长长的竹竿,划到水浑的地方,身手敏捷地撒开手中的大网;有的身着短裤,直接下到齐腰深的水里,两个人分头牵着挂网,一左一右,轻挪步子,深一脚浅一脚,生怕惊跑身边的鱼儿;还有的把提篮、筐头系上绳子,再往里放上些鸡肠子、猪杂碎之类的,绑个结实,小心翼翼地沉入水中,瞪大两眼紧盯着,望望里面进得鱼儿差不多了,便抢上前去,紧抓绳柄,手脚麻利,一鼓作气,几把提上岸来。那多得盖过筐底的鱼儿们活蹦乱跳,还没弄清咋回事儿,便稀里糊涂地做了“俘虏”。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稍有点体力的棒小伙子,喊上几个相得好、走得近的伙计,带上铁锨、水桶、筐头、笊篱、箢子、洋盆、水瓢,在湖边转悠几圈,找片水草丰茂、鱼儿出没的浅水域,手脚麻利地行动起来。有的高高挽起裤腿儿,有的仅穿条破裤衩,有的干脆光着屁股,“扑扑腾腾”下到没膝的水里,弓着腰从四下里往中间赶,还故意弄大声响,时不时掏把脚丫子底下的乱泥“稀里哗啦”抛出去。包围圈锁定了,便吆喝一声,一起动手掏挖泥巴,垒堰截堑。有锨的用锨,没锨的用手,“呼呼隆隆”一袋烟的功夫,一道长堑便露出水面。随着长堑渐渐合龙、加固,鱼儿们被牢牢圈在里面,一个个如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便惊慌失措地跃出水面。大家不敢懈怠,顾不上喘口气,盆儿瓢儿马上派上用场,从四下里“咕嘟咕嘟”往外豁水。那掉了系的箢子头,两端被拴上绳子,略加改造,便成了豁鱼的工具。两个人左右分立,在水中扎下马步,稳住脚跟,喊个“一二三”同时发力,随着绳子的一起一落,箢子头便荡到了半空中,“咕咚”一声刮起来,再“哗啦”一声豁出去。大家倒着班儿,喊着号子,一会功夫,水位便下去了大半扎深。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豁鱼法,省时省力,效率不亚于一台抽水泵。劳动人民的创造力着实令人叹服!

随着水位的下降,鱼儿们感到了死亡的威胁,更加不安分起来:有的浮在水面上,露出大半个脑袋,东游西荡,大口大口地吐着泡泡,伺机逃生;有的连窜带跳,狗急跳墙,做着最后的挣扎;有的胆怯地躲在了水草下、藏到了石缝中、钻进了乱泥里……大功即将告成,可麻烦事也接踵而至,不是东边出了漏子,就是西边鼓了堰子,直搞得手忙脚乱,焦头烂额。如果行动迟缓、处置不力,弄不好就会全线崩溃,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好在这些年轻的后生从小就在双月湖的泥水里跌打滚爬,一个个经验老到,一般都能化险为夷、稳操胜券。

水所剩无几了,开始转入拿鱼阶段。大家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争先恐后,大显身手。水早被搅得浑浊不堪,呛得小鱼儿一个个浮在水皮上,一笊篱头子下去,半笊篱鱼儿上来。扎把长的鱼儿比较顽强,困兽犹斗,东蹿西跳,需要费些周折,几个人联手方能使它就范。最难抓的当属胡子鲶,浑身粘滑,十分刁钻,早早就藏进了石缝或淤泥里,即便把它踩到脚下、抓在手上,它尾巴一甩,又脱身而去,逃之夭夭。所以,在水中一旦得手,就要死死地抠住它的腮部,腾出另一只手托住它的腹部,轻轻带离湖面。上岸后,将它使劲掼在地上,再狠狠踏上几脚,才能使它老老实实、服服帖帖。要知道,鲶鱼的生命力是相当顽强的。双月湖里生长着一种极其凶顽的钢针鱼,学名叫黄蜂鱼,俗称“咯咯噎”,是一种吃鱼为生的鱼,个头不大,肉质鲜美。它跟鲶鱼的外形相仿,也是非常粘滑,所不同的是背鳍很高,嘴部有毒。在水底下摸到它时,往往会错当鲶鱼。当你像抓鲶鱼一样用力去摁它时,它早有防备,马上弓起身子,狠命地给你来上一针,比马蜂蛰了还疼,让人猝不及防,一屁股跌坐在污浊的泥水里,浑身打颤,大半天回不过神来。

忙碌了一下午,一个个累得够呛,鼻子眼里、头发丝上、下巴底下糊满了黑黑的泥巴,活脱脱一只只泥猴。瞅瞅几只水桶里辉煌的战果,浑身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找个干净点的地方,把桶里的鱼儿统统倒在地上,分成几大堆儿,人人有份,论功行赏,多劳多得。把分得的大半桶肥肥的鱼儿洗净,拾掇干净利索,回家加上点油盐酱醋,又满够一家老小美美地吃上几顿的了。像蛇一样细长丑陋的黄鳝、喜欢投机钻营的泥鳅,大人孩子都是不赖吃的,正好回家剁巴剁巴,犒劳犒劳那几只管蛋的鸭子,给它们吃顿丰盛的大餐。

晚霞映红了大半个湖面,荷锄晚归的人们从湖畔匆匆走过,瘦削的身影被晃动的湖面拉得又细又长。老牛摇摆着粗大的尾巴畅饮了一通湖水,见水中的牛犊啃食着嫩草渐行渐远,便猛然“哞-哞-”两声,吓得荷叶上青蛙“扑腾”一声跳进水里,惊得水里的鲤鱼“哗啦”一声跃出水面……附近的草丛中不时透出水鸡争巢的声响,远处的苇荡里隐约传来粗犷悠长的渔歌,炊烟在村子上空袅袅升起……忙碌了一天的双月湖渐渐沉寂下来。

秋风渐起,双月湖开始瘦身,湖底裸露出大片大片肥沃的良田。湖畔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开阔的湖荡里垦荒造田,刀耕火种,辛辛苦苦,播下又一年的希望。当地人都习惯把“下地”称为“下湖”。湖也是地,地也是湖,就这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由于每年的汛期不固定,眼瞅着就要到嘴的庄稼说不上哪天又喂了鱼虾,往往是人种天收,广种薄收。而最有保障、旱涝保收的地片,当属湖台周围那一方宝地。

湖台,顾名思义就是湖中的高台。海拔80多米、方圆500多米的湖台,俨然一座小山在湖心突兀耸立。这里土分五色,且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有规则地排布,与湖底的黑土完全迥异,当是从外地人工运入。据传说,这里曾经是春秋时期扈国的旧城,最早称为“扈台”。后来,高柴女含冤坐牢,最终屈死埋骨于此。神人念其可怜,特加保护。后来发生强烈地震,全城沉没,唯留湖台,传为神人庇护,因此湖台又被称为“护台”。

西晋时期,这里是琅琊王氏封地。书圣王羲之的先人曾在这里筑起亭台水榭,作为避暑之地。传说羲之幼时曾来此研习书法,晾书于台上,因此湖台又有“晾书台”的美誉。后世将此处划为王羲之的祭田,并免除税收。地界“随沙滚”,五色土流到哪里,哪里就算王氏的土地。湖西崖有户王姓人家,乃王羲之的后裔,据说几代人常年在此看护祭田。新中国成立后,王家的大宗土地被收回,划为富农成分。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王家70多岁的老爷子已是风烛残年,仍经常抱着大扫帚在萧瑟的秋风中吃力地扫大街;儿孙们夹着尾巴做人,在村子里多少年抬不起头,有几个打了一辈子的光棍。王羲之留给子孙们这份家业福兮祸兮?如果在天有灵,九泉之下的王老夫子恐怕难以瞑目。

湖台一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附近湖西崖、湖南崖、八块石、南营子等几个村子的良田多集中于此。土地是庄户人的命根子,吃大锅饭的年头,各村之间往往因为一垄麦、半沟水,动辄发生争执,甚至引起群体性的械斗。一村人就像一窝里的蚂蚁,对家园的意识很强,村东村西齐动员,男女老幼齐上阵,寸草不让,寸土必争。闹得僵了,就连自家的亲戚都反目成仇,不让进村上门。现在想想,这是多么朴素的感情啊!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父亲担任着一个生产小队的队长。他带领社员对队里的条田进行改造,从湖台的高处挖出土来,再用小胶车、大抬筐运送到低洼的地块,削高填洼。土质混合后,大大提高了作物产量。其他生产队也纷纷效仿,冬季农闲时间,在湖台周围掀起改造良田的大生产运动。工地上,彩旗招展,人声鼎沸,场面热烈而壮观。劳动中,有人挖出了罕见的贝壳,种类繁多,整齐地堆放着,用手轻轻一捻,便化作粉齑。大家纷纷过来围观,装了满满几大筐准备回家喂猪;接着其他地方也都先后挖出了成批的贝壳,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不久,工地上又有了更多的发现,陆续挖出了许许多多的小陶杯、小陶罐,让社员们大开了眼界。陶杯薄如蝉翼,酷似黑色玻璃,对着太阳竟能透出亮光,一只手就能攥个粉碎。社员们玩腻了,便各自收拾些破铜烂铁、瓶瓶罐罐带回家哄孩子,有的就在街头跟货郎讨价还价,换回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在部队读过几年书的父亲捡起一件陶器,找到大队干部,详细报告了现场的一些情况。大队干部接过去看了看说:天不早了,该吃饭了。都是些晦气的东西,拿回家辟邪去吧!从此,我们家便多了一件玩意。那玩意是个麒麟造型,威风凛凛,背上有孔,注进水去,倾斜到一定角度,水便从麒麟嘴里缓缓流出。父亲怕我们打碎了,就踩着大八仙桌放在了高高的后窗台上。那时家里穷,确实没有什么可玩的东西。我们姊妹几个就瞅着父母下湖的功夫,偷偷地爬上大八仙,再摞上几层小板凳,趴在窗户底下,翘着脚尖,探着身子,伸长胳膊,好不容易把它捞下来,在来家的伙伴们面前炫耀一番。几年后,我哥哥瞒着家人,偷偷将它带到城里,换回2斤猪肉钱,为此不知挨过大人们多少次数落。那麒麟模样的玩意到底是啥物件,作何用途,就连大人们也一直没弄明白。前年我到临沂市博物馆参观,有幸见识了跟它一模一样的东西,唤起儿时的记忆。原来,被父亲捡回家的那件陶器乃是一件晋代的文房用品,名叫滴水,写字画画时研墨用的。当年被社员们攥碎的那些薄如蝉翼的高柄蛋壳陶杯,竟然还是国家一级文物。

湖台挖出宝贝的消息不胫而走。1980年4月,县上派来以博物馆副馆长沈毅为首的考古队,吃住在湖台上。他们把湖台南坡打成几方,请来社员帮着挖土运土,仔仔细细地进行考古发掘。经过1年多的努力,先后清理出4座残墓,出土了蛋壳陶杯和黑陶壶、灰陶壶、红陶盆等大宗随葬器物,最终将这里确认为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龙山文化遗址。在古代,贝壳曾是流通的货币,在墓葬群发现那么多光怪陆离的贝壳,自然不足为奇了,墓室主人高贵的身份不言而喻。

湖台的土质特殊,加入湖水、白灰拌匀,即成为黏性极强的“三合土”,凝固后坚硬如铁,用来打墙、砌砖顶得上混凝土,何况成本如此低廉。因此附近村民垒墙盖房时,都来此取土。这里虽然被划为保护单位,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最终也难逃厄运,至建区时,高大的湖台几乎夷为平地。

湖台一带阡陌纵横,四通八达。每到汛期,大雨滂沱,沟满壕平,道路淹没。附近群众无路可走,只得借助两旁大树确定方向,在齐腰深的湖水里摸索前行。赶上阴雨连绵,雨水多日不消,湖台上的高粱、谷子收割了,只好扎成筏子运回村去。茫茫湖面上,撑起一溜“扁舟”缓缓而行,倒真有一番江南水乡的味道。

印象中雨水最大的一次是1993年的“8.5洪灾”。几个村落之间连成一片,湖台仅露出一个圆顶,酷似八百里水泊梁山。几个好事者撑着筏子爬上了湖台。回来之后,大呼小叫:可不得了了,湖台顶上成动物园了,野兔、野鸟、野鸡什么的,飞禽走兽,遍地都是。又过了两天,回来逢人就讲:可不得了了,湖台上出蛇精了,除了大蛇就是小蛇,满地乱爬,见啥吃啥,不信你看看吧!可不是嘛,他带回来满满两大桶蛇,大的小的,白的花的,吐着长长的信子,死死缠绕在一起,直看得人毛骨悚然,大热天里倒抽一口凉气!难怪大水过后,附近村子里的神汉神婆,撺掇着有点病灾的人,结伙成群,扶老携幼,赶到那湖台顶上,烧香摆贡,磕头作揖,祈求白蛇娘娘、赤脚大仙保佑庇护,引来无数行人围观,热闹了好几个月呢!

双月湖一带蓄积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乏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相传,湖东的“响马岭”上,隋末唐初曾有罗成安营扎寨,领着一帮子绿林好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后被秦王李世民招抚,建功立业。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皇上南巡。二月初一日,驻跸兰山县(今临沂)黄梅岩(今黄土埝)。四月十五日从江南“回銮”,又从郯城途经临沂回京,曾亲临双月湖东岸,巡察地方治水情况。

湖南岸的石猴山上埋有明代颜效孔的忠骨,俗称“御葬林”。颜效孔生于沂州城南李家庄一带,官至陕西都指挥使(正二品),捍患御侮,功勋卓著。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卒于任上,被追封为昭烈将军。其家人见这里依山傍水,就奏明皇上;皇上降下谕旨,将其厚葬于此。墓室头枕五子山,面向双月湖。墓道的牌坊两侧,各立一根高大的石柱,柱顶有石猴守门,久而久之,这里便有了“石猴山”的称谓。每逢清明时节,颜氏后裔都来此祭扫。墓地以西的一带山脉,连绵起伏,形似“凤凰单展翅”。清末民初,当地的钱氏和陈氏,都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跟颜家互相争夺,打了多年的官司,最终颜家因系外地而败诉,后来再也无人前来祭扫。“文革”期间,“御葬林”遭到严重破坏,挖出了颜效孔随身携带的宝剑等器物,被当作破铜烂铁卖了废品,守门的石猴也被砸了个七零八落,连同墓碑一起被深埋于地下。如今的“御葬林”已经成为罗庄动物园的一部分,“石猴山”果真成了“猴子山”。

西岸的湖西崖于北宋时建村,最初由7户人家安家落户,得名“七姓官庄”。宋元时期就以黑陶名闻遐迩。这里出产的大缸、盆子、黑碗、砂壶、蒜臼子等日用陶器,曾是家家户户的生活必备品,至今仍能唤起多少人旧日的回忆。战争年代,湖西崖成为附近红色革命的中心,喝着湖水长大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舍生取义,一次就有18口子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临沂县朱陈区妇女委员吕宝兰,生性刚烈,面对“杀人魔王”王洪九一伙的威逼利诱,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将23岁的青春韶华凝成永恒。

北岸的白衣庄上曾经有座古庙,里面供奉着白衣奶奶,香火旺盛。据说有一年水灾严重,庄稼颗粒无收,瘟疫四处蔓延,穷苦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有一天村里突然来了一位身着白衣、仙风道骨的老太太,免费为百姓治病,药到病除,妙手回春,挽救了许多人的性命。在治好最后一位病人后,白衣奶奶不辞而别,飘然离去。村里人感念她的救命之恩,便将她奉为神灵,在村子的西北角立庙拜祭。据说此庙非常灵验,有求必应,城里和附近村子的人们,经常前来上香。白衣奶奶庙后来毁于战火,如今已荡然无存。

双月湖一带是观光游玩的绝佳去处。历史上的琅琊八景姑且不说,单是这20多年光景就有说不尽的热闹、道不尽的繁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罗庄人抢抓机遇,率先发展,在双月湖畔竖起“山东第一镇”的大旗,敞开“双月门”,诚招天下客,跻身于全国百强乡镇。罗庄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在双月湖里修建了机场跑道,50元钱便可坐上飞机遨游蓝天,大饱眼福,浏览罗庄全貌,俯瞰沂蒙大地。许多外地人携儿带女,不顾路途遥远,慕名而来,以求过把“飞机瘾”。双月湖畔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盛况空前。

1999年10月,湖台北侧的欧洲街投入使用。这是一条由华盛江泉集团开发建设的商业性步行街。音乐喷泉、中央舞池、罗马亭、凯旋门……浪漫幽雅的欧式建筑,与奇花异木相映成趣,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一时间成了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成为临沂乃至鲁南“夜生活”的中心。

2000年6月底,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临沂革命老区慰问演出,选中双月湖广场作为现场。赵忠祥,倪萍等群星荟萃、大腕云集,可谓轰动一时,万人空巷。双月湖彻底沸腾了!通往双月湖的路上车水马龙,人如潮涌。踩掉了鞋子,挤丢了孩子,喊哑了嗓子,碰破了鼻子……来看热闹的比节目本身还热闹!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随着改革大潮一路走来的双月湖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早在1992年,原罗庄镇党委政府就对双月湖进行了开发建设,建起了人民公园。300多亩的水域,碧波荡漾,景色宜人。也就是从那时起,才真正叫响了“双月湖”这个优雅大气的名字。1994年12月罗庄建区后,区委、区政府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对双月湖进行了提升改造,并把行政办公大楼安在了这里。2009年,华盛江泉集团投入20多亿元,建成了气势恢弘、雄伟壮观的“鲁南明珠”——江泉城大酒店,为双月湖增添了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如今的双月湖已经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湖中小岛,一岛一品,风情各异;水上小桥,匠心独运,巧夺天工;林荫小道,曲径通幽,鸟鸣花香。碧草如茵,花香袭人,竹树环绕,波光潋滟,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随着罗庄城建步伐的加快、环保意识的增强、文明指数的提升,相信明天的双月湖留给人们的将是更多、更深、更美的记忆!

(吕金梁撰文)

杨氏与龟驮碑

罗庄区褚墩镇碑住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约4.5千米处,包括4个自然村。在碑住小学南约200米的四岔路口处,文革之前曾竖立着一座由皇帝下旨刻立的石碑,当地老百姓称其为龟驮碑,亦称贤孝碑。这座石碑约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是为了纪念陈家十八世祖陈邦达的妻子杨氏而立的。

杨氏为庄坞人,娘家为当地名门望族,其自幼受封建礼教的熏陶,约18岁嫁给陈邦达,时间不长丈夫就离开人世。杨氏恪守“三从四德”,为人持重,作风正派,从青春年华独守空闺直至终老。在世之时,孝敬公婆,待他们胜过亲生父母,深得长辈欢欣晚辈敬爱。后代子孙贤达者备述其一生的事迹上奏朝廷,皇帝为之动容,欣然下旨敕建此碑以旌其节孝。

据村中长者回忆,石碑位于碑住北门外岔路口西南角,正面朝东。通体高逾5m,碑座龟趺部分为翘头石龟(习惯说法,实际应该为赑屃),面积超过4m2;碑身为长方体,下部嵌入龟背,宽约50cm,厚约30cm。正面(东面)由上至下阴刻四个楷体大字“節孝皆全”,字体端正,笔法严谨,字深二指余厚。背面小字碑文记载了树碑缘由和杨氏的生平事迹,字体结构匀称,排列规整,据传碑文为清末名士、光绪年间进士陈敬修所书。石碑的顶端螭首部分浮雕二龙,均衡对称,图案精雕细琢,惟妙惟肖,龙身流畅自然,祥云缭绕,时隐时现,鳞片纹理清晰可辨,神态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令人叫绝。上方中央刻龙珠,龙珠正中刻有“聖旨”二字,沉稳端庄。

整座石碑重2.5吨以上,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下是用什么方法将碑立到龟背上的呢?据说也是利用了龟不见碑的方法:当初明成祖为他父亲朱元璋建碑时,因龟趺(碑座)太高,石碑怎么也立不上去,可把管工程的人急坏了。一天,他梦见神人对他说:“想立此碑,必须龟不见碑,碑不见龟。”醒后,想了一想就明白了。到工地后,他叫人往龟背上运土,把龟埋起来,然后顺土坡将碑拉上去,等碑立起后,将土去掉就行了。此段史话虽然带有神话色彩,然而“龟不见碑”的说法是合乎道理的。这种“堆土法”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龟驮碑自建成后,历经了清末、民国时期,直到“文革”前一直安然无恙。公元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整个中华大地上掀起了“破四旧”的狂潮。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口号的鼓动下,大量的文物古迹被作为剥削阶级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肆意毁坏,一扫而光。在这场浩劫中,龟驮碑也难逃劫难。

当年为了拉倒龟驮碑,村里组织了好多人,在碑身上套好非常结实的粗牛筋绳。众人一起使劲,绳子都拉断了才将它拉倒。碑帽在修建大队部的时候,作为建筑材料砌了墙。因为二龙戏珠的图案显露在外,县上派来检查的工作组不同意,说没跟‘牛鬼蛇神’彻底决裂,勒令用水泥涂抹掩盖。碑身做了踏脚石,大石龟被村民陈某某找了很多人费了好事运回家中,重新雕琢打磨改造成了洗澡的家什。到后来重盖大队部的时候,碑帽和碑身被彻底毁坏干净。

至此,历经无数风雨的龟驮碑最终销声匿迹,留给人们的只有抹不去的记忆。

(孙全成撰文)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上一篇:魅力风情 下一篇:轶事逸闻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