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情 > 正文
2014年临沂市罗庄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 区政府网管中心      发布时间:2017-11-02      点击:[ ]

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核心,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28亿元,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05.63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130.63亿元,增长15.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0:59.9:38.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9%,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国地税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1%,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一、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平稳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7.02亿元,增长3.8%。其中,农业增加值3.15亿元,下降7.6%;林业增加值0.26亿元,增长1.4%;牧业增加值3.25亿元,增长18.1%;渔业增加值0.22亿元,增长0.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14亿元,增长0.6%。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7.38万亩,比上年减少3.69万亩。粮食总产量14.85万吨,比上年减少1.19万吨,其中夏粮产量7.3万吨,秋粮产量7.55万吨。粮食亩产397公斤,亩产较去年增加7公斤。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完成新造林8424亩,有林地面积达到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6%。

牧渔业发展良好。年末,全区生猪存栏11.78万头、牛存栏1.47万头、羊存栏1.56万只、家禽存栏143.11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0.7%、0.3%、22.8%、-12.2%;全年生猪累计出栏14.37万头、牛出栏0.54万头、羊出栏1.45万头、家禽出栏283.19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6%、28.6%、12.4%、2.6%;肉类总产量1.45万吨,比上年下降2.0%;禽蛋产量1.21万吨,比上年下降2.4%;奶类产量2.73万吨,比上年增长3.8%;水产品产量4570吨,比上年增长0.4%。

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区新建提升农产品基地、产业园6个,共计19900亩。4个优质农产品基地18个产品获得有机认证,18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家畜牧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1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通过省级验收。培育“效峰菌业”、“沙沟芋头”、“册山”、“高都”和“亿康亿农”等5个沂蒙优质农产品品牌。高都街道被市农委认定为第一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被省农业厅评为“一村一品”示范街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已颁证农户8万余户,登记合同面积29万亩,确权29万亩。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28.68万千瓦时,农机装备总值达到2.06亿元,全区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5%。

二、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2014年,全区32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4.4%,工业用电74.8亿千瓦时,增长3.4%;完成工业总产值103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138亿元;实现利税93亿元,其中利润4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65家,其中有3家企业过百亿元;利税过千万元企业50家;利润过千万元企业29家。48家大中型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48.3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83.3%。

建筑业生产规模扩大。全区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8.83亿元,增长88.5%;有4家建筑企业业务收入过亿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8.05万平方米,增长29.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6.40万平方米,增长122%。

三、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4.89亿元,增长17.8%。投资结构趋于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46亿元,下降8.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5.27亿元,增长17.3%,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87.03亿元,占总投资的40.5%,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7.16亿元,增长19.8%。全年过亿元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128个,比上年增加4个,完成投资212.33亿元,增长40.2%。其中新开工过亿元项目69个,比上年减少38个,完成投资129.67亿元,增长0.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4.72亿元,下降22.0%。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4.46万平方米,增长3.9%;销售额30.72亿元,增长18.5%。

四、国内市场和外经外贸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1亿元,增长13.6%。195家限额以上单位完成零售额134.02亿元,增长15.2%,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95.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批发和零售业完成零售额132.48亿元,增长16.0%;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54亿元,下降9.8%。传统消费品持续增长,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中,食品、服装、中西药品类、汽车类商品分别增长34.2%、27.9%、15.5%、14.6%。4个专业批发市场交易额达到181.3亿元,增长4.6%。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1.92亿美元,下降14.6%。其中,进口额18.09亿美元,下降17.4%;出口额3.82亿美元,增长1.4%。全年实际到位外商直接投资(FDI)1004万美元,下降40.7%。

五、民营经济、招商引资

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区年末工商注册私营企业3475户,增长48.6%,注册资金67.39亿元,增长62.5%;个体工商户21228户,增长14.2%,注册资金15.41亿元,增长27.9%。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85.90亿元,增长10.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4.2%,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形势良好。全区全年实际到位市外资金项目42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42.8亿元,增长13.3%。

六、财税、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35亿元,增长11.4%,其中,税收收入17.7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7.1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61亿元,增长12.9%。

国地税收入完成44.95亿元,下降0.1%,其中,国税收入32.87亿元,下降4.4%;地税收入12.08亿元,增长13.8%。

金融业形势良好。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07.83亿元,比年初增加49.6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0亿元,比年初增加23.6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3.38亿元,比年初增加42.7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45.44亿元,比年初增加8.8亿元;中长期贷款117.9亿元,比年初增加33.9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为85.6%。

保险业发展平稳。全年保费收入40828万元,增长2.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163万元,增长16.2%;人身险保费收入21665万元,下降6.8%。支付各项赔款11950万元,增长18.3%,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10152万元,增长16.5%;人身险业务赔款1798万元,增长30.1%。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扎实推进。全年投入校建资金8200万元,开工建设18个项目,实际开工面积达8万平方米,临沂第四十中学投入使用。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认定,在全省38个申报县区中评估成绩名列第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全区共投入资金600万元用于全区幼儿园建设,年初规划的8处公办园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学前三年和一年儿童入园率分别达到90%和99.8%。义务教育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区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5219.5万元,惠及学生69780人。全年共招收小学新生11538人,初中新生5914人,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5%,小学、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8.5%。全区中职学校在校生数达到3896人,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在95%以上。

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1.9%,比年初提高1.5个百分点。全区签订产学研协议17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心达到2 家,开展合作项目2项;获批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获批各类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4项;通过市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9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项。全区申请发明专利266件,增长29.8%;专利授权55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3件,减少9.9%。全区共建设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

八、文化、旅游、卫生

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区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万余册,中外报纸期刊100余种,办理读者卡1万余张,年接待读者6万人次,被国家文化部公布评为“二级馆”。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区8个街镇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全区按照“一个乡村大舞台、一个村情民俗展示室、一个多功能厅、一个社区书屋、一个文化长廊”五个一的标准,完善提升60个村居文化大院,新建30个公共电子阅览室、30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0个“乡村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年送电影下乡3268场次,送戏下乡119场次,送图书下乡67次12万余册。利用节庆时机,举办灯会、庙会、民间秧歌会、广场文化艺术节等文艺活动,丰富了农村业余生活。

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年接待游客2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4%;实现旅游总收入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卫生基础项目建设,全区公立卫生院5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处(3处中心、4处站)、村卫生室246处,乡医1137名。全区用于医疗病床760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365人,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687人,执业护士 1320人。

九、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安全生产

工商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327户,总量达到25337户,注册资本总量136.43亿元,万人市场主体478户;指导个体工商户升级企业431户;有效注册商标2978件,其中驰名商标11件,著名商标2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

质量强区战略加快实施。全区共获得山东名牌产品6个,获得临沂市市长质量奖3个,获得临沂市标准创新贡献奖16个(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8个)。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区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1起、死亡8人、受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5.6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2%、11.1%、9.7%。

十、环境保护、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进。全区5个市控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96.08%;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为149天,同比改善8.7%,改善幅度居全市第二位。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和生态乡镇建设,省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村1个,市级生态乡镇1个。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全区城乡建设完成投资12亿元,建设改造城乡道路25公里,敷设燃气管网31.7公里、污水管网31.5公里、新增城区供热80万平方米;城镇污水处理率、供热覆盖率分别达到94%、53%;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分别为40.3%、42.01%、10.8平方米;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61.5%。

十一、居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45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11615元,增长11.9%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8.9亿元,支出7亿元。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4779人、53468人、61428人、42553人、27123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69万人,为60周岁以上人员发放养老金5668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6.08万人,报销医疗费2亿多元。全区共有42.48万名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居参合率为100%,农村居民人口参合率100%。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7341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670人,农村低保对象16671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从每人每年4440元、2000元提高到4800元、2600元,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2659.7万元。全区拥有敬老院8处,床位1319张;农村五保对象1319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923人、分散供养对象396人,集中供养标准由去年每人每年36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42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去年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000元。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每人每月720元,共为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49.7万元,同时为2954户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160.79万元。

劳动就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88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46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3%以内。全区共组织职业技能培训8178人次,其中创业培训798人次。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得到新加强,全年共受理 拖欠工资案件236起、工伤认定126起,支付拖欠工资60.6万元;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191起,涉及职工268人,总权益标的1055万元,结案率100%。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